蒲公英味苦甘,性寒,入肝、胃經(jīng)??汕鍩峤舛?、利尿散結(jié)。
【別名】
婆婆丁、黃花地丁、奶汁草等。
【特點】
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。
在我國各省均有分布。蒲公英適應性很強,有一定的耐旱和耐寒的能力,為常見野生植物。
【營養(yǎng)成分和食用方法】
蒲公英是一種營養(yǎng)豐富的野生蔬菜,主要食用部分為葉片,每百克鮮葉中含水分84克、碳水化合物11克、蛋白質(zhì)3.6克、脂肪1.2克、胡蘿卜素4.15毫克,以及鈣、鐵等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。蒲公英含蒲公英自醇、蒲公英賽醇、蒲公英苦味素、咖啡酸、肌醇、天門冬酸胺、皂甙、樹脂、菊糖、果膠、膽堿等。
蒲公英以鮮食為主,把采挖的嫩苗洗凈用開水漂燙后,即可炒食、做湯或涼拌等。
【保健功效】
(1)消炎解毒:蒲公英的汁液對急性乳腺炎、淋巴腺炎、急性扁桃體炎、急性支氣管炎、胃炎、肝炎、膽囊炎等均有一定的療效,同時對瘟病、療毒瘡腫、急性結(jié)膜炎也有作用。
(2)預防感染:蒲公英可預防尿路感染,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。
【食療方】
(1)流行性腮腺炎:蒲公英干品20克或鮮品30克,搗碎,加入雞蛋清一個攪勻,再加冰糖適量,共搗成糊,攤于紗布上,外敷耳前區(qū)及下頜角區(qū)的腫脹處,每日換藥1次。
(2)慢性腎炎:以單味蒲公英每日100克,水煎分2次服,同時遞減激素,半年可愈。
(3)口瘡:鮮蒲公英125克,煎濃汁漱口兼服用,每日4次。
(4)消化性潰瘍:停用一切胃藥,單用蒲公英末泡茶飲服。
(5)膽囊炎:以單味鮮品蒲公英250克,每日煎服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