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中耕除草。要經常保持土層疏松田間無雜草。每年中耕除草34次,中耕宜淺,不要損傷植株。
(2)追肥。移栽后一般追肥1-2次,秋栽的黃芩分別在第2年4、6月份追肥,春栽的在6月份追肥,追肥主要用腐熟人畜糞、硫酸銨、草木灰等,于行間開溝,施后培土。
(3)防旱排澇。黃芩耐旱怕澇,若遇嚴重干旱,可適當澆水,雨季要及時排水,雨水過多或畦內積水易造成爛根。
(4)摘除花蕾。除留種的植株外,應在開花期選晴天上午隨時摘去花蕾,減少養(yǎng)分消耗,以利根部生長。
(5)病蟲害防治。黃芩病蟲害主要有葉枯病、白粉病、根腐病和蚜蟲等。
葉枯?。喊l(fā)病初期,用50%多菌靈I000倍液噴霧防治,隔7-10天再噴1次,連噴2-3次。秋季收獲后,要清除病殘枝葉。
白粉病:一般7月份發(fā)生。防治方法:①注意田間通風透光。②發(fā)病初期,噴施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%的粉銹寧2000倍液。
根腐?。河昙炯皶r排水,并于發(fā)病初期用50%甲基托布津等藥液澆灌病株。
蚜蟲:用50%抗蚜威3000-4000倍液噴殺。為確保不造成農藥殘留,在黃芩采收前40天,停用任何農藥。
(6)留種田管理。黃芩原種生產田管理,除花期外與藥材生產管理基本一致?;ㄆ诠芾恚夯ㄇ耙獫补嗤杆?次,配合澆水1畝施過磷酸鈣、硫酸鉀各20-30千克,或抽穗前葉面連續(xù)噴施0.5%的磷酸二氫鉀2次,間隔1周。同時,在抽穗前葉面噴0.2%硼肥1次。種子采收:黃芩果期8-10月,果實成淡棕色時采收,由于種子成熟不一致,且極易脫落,須隨熟隨采,剪下果穗,曬干打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