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丁
【基原】
【異名】
小山蘿卜、龍喳口(《草木便方》),叉頭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,蛾子草[《中草藥通訊》1972,(3):58],大葉蜈蚣草、楊梅蒜、羊奶草(《湖南藥物志》),野苦麻、高腳蒲公英《浙江余江草藥驗方》),丁蘿卜、(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),雙股金釵(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),臺灣山苦莢(《臺灣植物志》)。
【基原】
為菊科萵苣屬植物臺灣萵苣的根或全草。
【原植物】
苦丁
臺灣萵苣 lactuca formosana maxim
一年或二年生草車,高80~120cm。全株均有白色乳汁。主根數(shù)個,圓錐形。莖單一,直立,上部多分枝。葉互生;通常無柄;葉片控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6~14cm,羽狀分裂,先端裂片較大,兩側(cè)裂片略下傾,先端尖銳或漸尖、或鈍,基部呈耳狀抱莖,邊緣復(fù)作齒牙狀,上面綠色,下面淺綠色,主脈上具長毛。頭狀花序頂生,排成圓錐花叢;總苞圓筒狀,苞片覆瓦狀排列;花淡黃色,全部舌狀;雄蕊5,著生花冠管上;子房下位,花柱纖細,柱頭2裂。瘦果卵圓形,扁平,黑色,先端具喙,冠毛白色,細軟?;ㄆ?~9月。
生于路邊及荒野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陜西、甘肅、臺灣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
5~6月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【藥性】
苦,寒。
1.《草木便方》:“苦。”
2.《四川中藥志》1960年版:“性寒,味苦,無毒。”
3.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:“有小毒。”
【功用主治】
清熱解毒,祛風濕,活血。主治療瘡癰腫,乳癰,腑癰,咽喉腫痛,疥癬,痔瘡,蛇咬傷,風濕痹痛,跌打損傷。
1.《草木便方》:“解毒,散熱,清火,利筋骨。浩中惡,羊療,同菇用,蛇傷起齙,搗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