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稻曲病一般在水稻開花至乳熟期發(fā)病,受侵染的谷粒,病菌在穎殼內生長,形成直徑 一公分左右的稻曲代替米粒。下面我們了解一下水稻稻曲病防治技術。
一、水稻稻曲病的發(fā)生特點
稻曲病病菌萌發(fā)、發(fā)育的最適溫度為25~ 30℃ , 34℃ 以上或 12℃ 以下病菌不能生長。
稻曲病病菌可侵染水稻的花和幼穎,病菌侵染的主要時期為水稻孕穗中期,破口揚花后則很少侵入。
在孕穗末期至水稻抽穗期,如遇到濕度大,溫度適宜,日夜溫差小的氣候條件,極有利于該病的發(fā)生流行,是典型的氣候型病害。
同時該病在品種之間的抗性有明顯的差異,該病的發(fā)生與施氮肥不合理呈正相關,氮肥偏多,水稻中后期生長嫩綠的田塊,低洼濕度大的田塊,發(fā)病重。
二、水稻稻曲病的農業(yè)防治技術
選用較抗病品種,適當稀植,拋秧栽培一定要注意稀拋,培育強壯的有效穗。
合理施肥,控制氮肥用量,增施磷、鉀肥,早施追肥促早發(fā),控制穗肥用量,改傳統(tǒng)的施肥方法為平衡促進法,使稻株后期自然落黃,增強稻體抗病能力。
合理灌水,適時適度擱田、曬田。
三、怎樣防治水稻稻曲病藥劑防治技術
用藥適期在水稻抽穗10-15天(水稻打中苞、預防穗瘟之前)。每畝用20%井岡霉素噴霧 60克 或井岡.嘧甘素15ml或16%井.酮.三環(huán)唑150- 200克 兌水50-60千克噴霧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