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,有-回到著名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去,品味那里古典園林的造園技藝及絢麗多姿的盆景作品。那清秀淡雅的獨(dú)特風(fēng)格,濃郁馨香的詩情畫意,令我如癡如醉,使我對盆景日漸喜愛,以至迷戀。于是,我也學(xué)著在自家的庭院里玩起盆景來。
以山石為主體,表現(xiàn)自然山水景色的盆景是我的最愛。為制作兼具景象、意象、形象趣味的山水盆景,我時(shí)常穿梭于山間、河畔,去尋找那些石面皺褶、紋理凹凸起伏,石形懸垂得體,石內(nèi)縫隙、澗穴清晰,孔眼穿透明朗,洞穴形態(tài)樸拙自然的山石。用這些奇姿怪形、神態(tài)古樸的山石制成的盆景,保持了天然秀色與神韻,有“-勺水涵江湖勝,咫尺山藏天地秋”的效果,使人恍若置身于名山大川。這就是所謂的因石立景、因景選石。在我的山水盆景作品中,常用斧劈石來表現(xiàn)層巒疊嶂的聚峰景觀,而在表現(xiàn)江南的明山媚水、清秀淡雅時(shí),則用閩南特有的海母石。這些用山石作成的盆景,不露痕跡,宛若天成。
作畫先立意,制作-件好的盆景作品也一樣。要創(chuàng)造“遙空迭層翠,-碧千仞直”的意境,就要移天縮地于盆盎之中。大自然是取之不盡、用之不竭的素材,那峰壑溪澗、嶙峋古木,江湖漁島,都能入景。如三山疊翠、林屋晚曉、華山鳥道,還有三峽之險(xiǎn)、青城之幽、峨眉之秀,都是我制作山水盆景的極好景致。
立意之后,就要雕琢。這是-門很深的學(xué)問。雕琢山峰要起伏舒展,才能烘托出磅礴的氣勢。雕琢山中洞府要有明、暗、臨水、盤曲之分,幽深懸恐、曲折幻變,才能營造出深邃神秘之感。
有道是山以水活、水隨山轉(zhuǎn),山曲水折縈回環(huán)抱是山水盆景的最佳配置。水是觀賞山水盆景的休止空間,寬廣的水面能映出山石的倒影,增加山水盆景的層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