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春花又名四時春,花期最長,四季常開,粉紅或紫紅色,姹紫嫣紅,十分可愛。宋代洪適有《長春》詩贊日:四季花常發(fā),朝朝得細看,絳英能受署,綠刺更禁寒。
目前從此植物中分離出的長春堿、長春新堿,具有抗腫瘤作用。
長春堿主要用于何杰金氏病、絨毛膜癌,此外對淋巴肉瘤、蕈樣霉菌病、白血病、橫紋肌軟骨癌、黑色素瘤、精母細胞瘤、畸胎瘤、星形細胞瘤、網(wǎng)織細胞瘤等各種腫瘤??墒鼓[瘤明顯縮小或發(fā)熱消退,但緩解期較短。
長春新堿對何杰金氏病療效較長春堿低,而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和惡性淋巴腫瘤緩解作用較強,特別是對兒童急性白血病有效果,但治療持續(xù)時間應長,可與其他化療藥物同用。
長春花為夾竹桃科亞灌木長春花的金株。幼枝綠色或紅褐色,全株均被白色柔毛;單葉對生,長圓形或倒卵形,先端中脈伸出短尖;花1-2朵腋生,花萼綠色,5裂,花冠高腳碟狀,粉紅或紫紅色;瞢莢果圓柱形。
長春花花期幾近全年。多為栽培,也有野生,分布廣東、廣西、云南以及長江以南各地。另有其變種白長春花、黃長春花亦入藥用。全年可采集。
現(xiàn)代研究:迄今已分離出70余種生物堿,主要為長春堿、長春新堿,其根、葉亦含生物堿。藥理實驗有抗腫瘤。降血壓、降血糖、利尿等作用。其毒性可見白細胞下降,少數(shù)出現(xiàn)食欲下降及其他胃腸道反應,以及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癥狀,應予重視。
長春花性味微苦,涼,有毒。有鎮(zhèn)靜安神,平肝降壓之功效。治療高血壓,何杰金氏病,白血病,肺癌,絨毛膜癌,淋巴腫瘤等惡性腫癌。
1.高血壓:長春花6克,水煎服,或加綠茶沖泡頻飲。
2.惡性腫瘤:長春花提取的生物堿所制之長春堿、長春新堿注射液,甩量一般小于0.6毫克/千克體重,因其有一定毒性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