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點頦有何形態(tài)特征與生活習性

2015-01-31

紅點頦又叫紅喉歌鴝、紅脖、紅頦,屬雀形目、鶿科,在我國吉林、遼寧、黑龍江、內(nèi)蒙古、青海、寧夏、甘肅、四川等地繁殖,在廣西、云南、廣東沿海和海南、臺灣等地越冬,秋末遷徙至東部沿海、山東、遼寧、河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蘇等省。

(1)形態(tài)特征

體長約16厘米,體羽大部是綠褐色,額、頭頂棕褐色,眉紋和頰紋白色,眼光和頰部黑色,羽短呈絨狀,耳羽深褐色,羽干呈淺褐色細縱紋。上體肩、背、腰為橄欖褐色,尾上覆羽呈棕褐色,尾羽暗褐色,翅上覆羽和飛羽為暗褐色,外緣呈棕色。頦、喉部赤紅色,四周綴以黑色細紋。腹部灰白色,胸部淺灰褐色,脅和尾下覆羽呈淡棕色。喉部顏色雌雄鳥不同。

(2)生態(tài)特性

紅點頦屬地棲性鳥,常在平原草叢、灌木叢、農(nóng)田、菜地中活動覓食,多單只或成對活動,喜在地面快速奔走。

(3)生活習性

①食性:其屬食蟲性鳥,主要吃昆蟲,有時也取食少量植物的種子、果實。

②繁殖:其每年4-6月間繁殖,營巢于草叢或灌木叢中的地面上,以雜草為巢材,巢呈橢圓形,出入口位于側(cè)面。每窩產(chǎn)卵4-6枚,卵有光澤,呈藍綠色,具褐色斑點。孵化期14天,育雛由雌雄鳥共同承擔。

(4)嗚叫

其歌聲不動聽,但雄鳥鳴聲多變且悅耳。春季繁殖期的雄鳥鳴聲多韻而動聽,帶有顫音。這種鳥能模仿7-8種昆蟲的嗚叫聲。

與《紅點頦有何形態(tài)特征與生活習性》相關(guān)的文章: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