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(jié)祭掃墳塋是和喪葬有關(guān)的節(jié)俗,中國人對這個節(jié)日十分崇重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如此,近代現(xiàn)代也不例外。臨近清明的幾天,不分貧富,不分官民,家家戶戶都要準備掃墓的神貨和食品。首先是采辦神貨,包括香、燭、錫箔、陰票、鞭炮和草紙彩紙;接著是剁肉、沽酒、買菜、做豆腐、挖春筍和采辦一應(yīng)食品;第三是掐蒿春粉做黃蒿包;第四是扎靈箱、鏨紙錢、鉸孤衣、打包折元寶和置辦掃墓酒食器具等等。與此同時,在外經(jīng)商、打工和從事其他工作的人們,也正從四面八方向家鄉(xiāng)匯聚而來。
據(jù)有關(guān)史料記載,上古時代“墓而不墳”,也就是人老百年以后,安葬時只挖墓坑,不筑墳丘,所以祭掃就不見于載籍。后來墓而有墳,祭掃之俗便有了依托。秦漢時期,墓祭已經(jīng)成為不可缺少的禮俗活動?!逗鬂h書•明帝紀》注引《漢官儀》云:“古不墓祭!秦始皇起寢于墓側(cè),漢因而不改。諸陵寢皆以晦、望、二十四氣、三伏、社、臘及四時上飯。”《漢書•嚴延年傳》載,嚴氏即使離京千里,也要在清明“還歸東海掃墓地”。
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(fā)達和強固來看,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。所以到了唐代,墓祭也歸八五禮,得到了官方的肯定。魏朝官府允許官吏請假祭掃,并且時間極長“任事之官,吉兇請假,定省掃拜,動輒歷十旬。”(見《魏書•高陽王傳》。)民間雖花不起那么多時日,但清明節(jié)祭掃是“田野道路,士女遍滿,皂隸傭丐,皆得上父母丘墓。”(柳宗元《寄許京兆孟容書》)。
到唐代,祭掃祖先墳塋之舉已將寒食、清明兩個節(jié)日聯(lián)系起來。大詩人白居易一首《寒食野望吟》描寫了當時墓祭的情況:丘墟郭門外,寒食誰家哭。風吹曠野紙錢飛,古墓累累春草綠。棠梨花映白楊樹,盡是死生離別處。冥寞重泉哭不聞,蕭蕭暮雨人歸去。
詩人在這首詩里描寫了當時部分人的凄凄切切,也糅合進了作者自己內(nèi)心的悲楚。但至唐宋,宴樂游賞的風氣也已形成。唐代詩人顧非熊也在一首《長安清明言懷》詩中道盡了其間的關(guān)系:明時帝里遇清明,還逐游人出禁城。九陌芳菲鶯自囀,萬家車馬雨初晴。
時值三月大好時光,人們在祭祀祖先時,又為春光美景所陶醉,加上給祖先們享祀后的美食棄之不免可惜,于是,在墓地與先人“會餐”的游樂和醉飽也能體現(xiàn)家族的興盛。因此,在北方便有荷擔挑盒,南方便有行船載酒上墳掃墓的熱鬧場面:衣冠稽首祖塋前,盤供山神化楮錢。俗覓斷魂何處去,棠梨花落雨余天。
中國清明掃墓的傳統(tǒng)習(xí)俗并不局限于清明節(jié)當天,在前三天、后四天的范圍內(nèi)都可以,而清明這一天是掃墓的高潮。掃墓有始祖墓、眾家墓和本家墓之分。始祖墓即太公墓,為一方姓氏始祖之墓,例如程姓的始遷祖程公仲繁,吳姓的始遷祖吳公罱,呂姓的始遷祖呂曙,鄭姓的始遷祖鄭傳鄭玫,金姓的始遷租金安,劉姓的始遷祖劉仲昭,朱姓的始遷祖朱遷等等,凡該姓氏的子孫均要到祭,名為“祭祖”,并由族祠給每戶男丁發(fā)一串清明肉。
眾家墓為本宗本股先祖之墳?zāi)?,由本宗本股堂下各家共同祭掃。本家墓為本家祖先之墳?zāi)?,只由本家后人祭掃。始祖和眾家墓一般在清明?jié)前祭掃,本家墓在清明日祭掃。掃墓的神貨有草紙、香、燭、錫箔、陰票、紙錢和鞭炮。掃墓的祭品有豬肉、蒸菜、魚、豆腐、米飯、黃蒿包、酒等,也有些富裕人家用的是全雞全鴨,一般為三至六個碗,三雙筷子,三個酒杯。掃墓的時間一般要到下午,如果是上午,據(jù)說先祖還在睡覺。
掃墓的程序是先拔掉墳?zāi)辜捌渲車墓嗄倦s草,清掃拜堂,整修和給墳丘培土。浮北很多地方給墳?zāi)古嗤敛挥蜜位脱箸P,而是用上衣大襟兜土倒在墳堆上,表示對先祖的懷念和尊敬。整理清掃墻土后,先在墳堆頂上插上紙錢。紙錢是清明掃墓的標志,也是后繼有人和是否發(fā)達興旺的標志,紙線插得越多,說明這家人的子孫越多。掛紙錢的竹子要用水竹,絕對不能用苦竹,用苦竹據(jù)說會使地下的先祖在冥界內(nèi)受苦,是把祖人推入地下火坑。所以,如果墓地附近沒有水竹,就要在其他地方帶來,馬虎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