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時(shí)節(jié),江南桂花盛開,芳香馥郁,繁花似錦,白如鋪霜蓋雪,黃似流光溢彩,紅若云蒸霞蔚,令人倍覺喜愛。而賞桂的勝地則是杭州南山煙霞嶺之滿覺隴,這里翠綠環(huán)抱,桂林清幽,葉花茂密,芳香四溢,人稱“十里桂花廊”。清代丁立誠曾賦詩云:桂花蒸過花信動(dòng),桂花開遍滿覺隴。賣花人試賣花聲,一路桂花香進(jìn)城。桂花為“八月花之盟主”,出于其為珍貴的觀賞花卉,厲代文人雅士贊頌較多,如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飄”.“丹葩向綠葉,錦繡相重疊”;“廣寒香一點(diǎn),吹得滿山開”;“何須淺碧深紅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”。
將桂與月宮、嫦娥聯(lián)系在一起,這與“吳剛伐桂”的民間傳說有關(guān):相傳漢代有個(gè)名叫吳剛的人,因?qū)W仙有過,謫令到月宮里砍伐桂樹。那桂樹高達(dá)五百丈,他在樹下用力去砍,結(jié)果隨砍樹創(chuàng)隨即愈合,只好無休無止地砍下去。每逢皓月當(dāng)空之際,老人們總給孩子們指點(diǎn)月中的陰影,重復(fù)述說這千年的故事。
桂花的品種較多,以花色而言:花白者名銀桂,香味較淡;花黃者名金桂,香味最濃;花紅者名丹桂,香味次之。因時(shí)而言,有秋花、春花、四季花、逐月花等。桂花的用途較廣,如加工蒸餾而得的“桂花露”,有疏肝理氣,健脾開胃,寬胸化痰作用;亦可釀制成酒,西安的“黃桂稠酒”則以糯米加桂花制成,含有1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以味甘甜美、酒香適口而成為地方名產(chǎn)。還有用桂花薰制的花茶,拌糖潰成的桂花糖、桂花糕,以及提煉的香精原料,更深受中外人士的贊譽(yù)。
桂花為木犀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木犀的花。樹皮灰白色,葉對生,革質(zhì),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,先端尖或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或有銳細(xì)鋸齒,葉脈6~8對,向下面突出,葉柄短;花簇生于葉腋,雌雄異株,具細(xì)弱花梗,花萼4裂,裂片齒狀,花冠4裂,裂片長橢圓形,白色或黃色,芳香;核果長橢圓形。花期9~10月。我國大部地區(qū)均有栽培。于花期采收花朵,陰干密貯;勿使泄氣;其根或根皮、果實(shí)亦入藥。本品與樟科植物肉桂、天竺桂有異,后者為常用中藥桂枝(嫩桂)、肉桂(樹皮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