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辨體施食”與排毒中,基本上可以把人們的體質(zhì)分為寒體、熱體兩大類,介于兩者之間可謂平體。
寒體的特征是偏瘦、怕冷、性格內(nèi)向、精力不足、情緒低下易疲勞、面色蒼白、舌淡苔白、脈緩而弱。
熱體的特征是偏胖、怕熱、性格外向、情緒興奮、精力旺盛、不感疲倦、面色紅潤、舌紅苔黃、脈洪有力。
平體則不胖不瘦、情緒穩(wěn)定、性格平易近人、精力正常、面色潤澤、舌淡紅苔薄白、脈平。
寒體者宜給以溫熱性飲食,其代表性食品為牛肉、羊肉、狗肉、鰻魚、海參、糯米、油菜、芥菜、大蒜、胡椒、白豆、南瓜、菠蘿、橘子、核桃、栗子、桂圓、韭菜、大蔥、咖啡、紅茶之類;
熱體應(yīng)給以清涼性飲食,其代表的食品有鴨肉、甲魚、青魚、河蝦、豬肉、菠菜、芹菜、茭白、荸薺、竹筍、黃瓜、番茄、梨、香蕉、桃子、蘋果、綠豆、綠茶、蜂蜜;平體可交叉吃寒涼性及溫熱性食物,也可多吃平性飲食,其代表食品有雞肉、豬肉、大米、大豆、芝麻、冬瓜、蘋果、香蕉、番茄、白菜、蘿卜、紅棗、蓮子等。
食療是在中醫(yī)藥理論的指導下,用食品和藥物來強身、防病治病和發(fā)揮一定的保健養(yǎng)生作用,在應(yīng)用時應(yīng)遵循一定的原則。藥物是祛病治疾的,見效快,重在治?。凰幧哦嘤靡责B(yǎng)生防病,見效慢,重在養(yǎng)與防。藥膳在保健、養(yǎng)生、康復中有很重要的地位,但藥膳不能代替藥物對病毒的治療。二者各有所長又各有不足,應(yīng)視具體的人與病情而選定合適之法,切不可盲目濫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