豚鼠巨細胞病毒多引起豚鼠的隱性感染,其感染特征和致病機理與人的巨細胞病毒感染非常相似,因此常用作人的巨細胞病毒感染研究的動物模型。
1、病原
豚鼠巨細胞病毒屬皰疹病毒科乙型皰疹病毒亞科, 為雙股dna病毒。公分v對乙醚、反復凍融相對穩(wěn)定。在-70℃可長期保存。
2、流行病學
公分v可經接觸和血源傳播,也可經胎盤垂直傳播。它具有嚴格的種屬特異性,大鼠、小鼠等動物不易感。
3、臨床癥狀
豚鼠感染后,多呈隱性狀態(tài),不表現(xiàn)臨床癥狀。實驗條件下可見被毛粗亂、發(fā)育遲緩等癥狀。
4、病理
解剖可見病鼠脾臟充血腫大,唾液腺腫大,胸腺發(fā)育遲緩。
黑豚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癥狀表現(xiàn)和防治措施
組織學可見唾液腺導管細胞變性,細胞核內可見嗜酸性包涵體。導管周圍大量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。脾臟散在灶狀出血,嗜中性細胞浸潤。胸腺t細胞減少。
5、診斷和預防
本病的診斷應依據(jù)組織學觀察唾液腺導管細胞內的特異性的嗜酸性包涵體。也可利用豚鼠胚細胞進行病毒分離,進而血清學檢查公分v抗原。
本病的預防可利用公分v弱毒苗接種豚鼠,使之產生免疫力, 然后用剖腹產技術建立無公分v的潔凈豚鼠群。進而依靠嚴格的飼養(yǎng)管理措施保持豚鼠的無公分v狀態(tài)。還可投用抗生素,如:金霉素、土霉素、磺胺三甲氧芐氨嘧啶或泰樂菌素,連續(xù)用藥14天。